Sunday, September 05, 2010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 After the Last Sky / Palestinian Lives
作者:愛 德華.薩依德
原文作者:Edward W. Said
繪者:摩 爾Jean Mohr/攝影
譯者:梁 永安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13220
裝訂:平裝

這書是在八月出國前看完的,太多情緒一直很難表達清楚,心得也就一直擱置,好像怎樣都寫不出那種感情來。

這書可以說是巴勒斯坦自1948年以來的民族傳記,薩依德以其個人深厚的學養,精確地用字,本身就是巴勒斯坦人,那樣的亡國之痛,娓娓道來,因此它除了是一本歷史的敘述書,也是一本流亡者之書,又是一本充滿憂傷的文學傑作。

我們整個社會好像依賴美國太深,就像我們說一個笑話,每每我說我認識了個外國友人,我記得那些小朋友的反應就是美國人。我們接受訊息很多也來自美國,很多時候我們對這世界的認知好像也是以美國那套為標準,那真的是真實的世界嗎?當然不是,只是愈去閱讀更多觀點,愈是疑惑,對『人』就更不理解,不懂人類間怎可以這樣殘忍對待呢?

我全然可以感受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殘忍對待,那確實是人類史上一件殘酷的事實。但即使納粹這樣精密的殺人計畫裡,還是有多少人不顧自己生命伸出援手,這也是我們看得到人性的一些溫暖。我全然理解他們覺得因為他們沒有個家,他們在每個國家裡都只是客人,當傷害來臨時,沒有人可以捍衛他們的權利,所以他們利用他們影響力,也許最多的是經濟影響力吧!他們要在他們宗教的應許之地建立起自己的國家,所以有了1948 年以色列的建國。看著1948年的國土規劃,再看看現今我們看到加薩走廊的現況。多少次的以阿戰爭,我還記得當年傳播媒體宣傳的是阿拉伯國家的挑釁,以色列以寡敵眾…說得是他們的勇敢,但真實呢?他們對待巴勒斯坦是怎樣的態度呢?那不是另一個大屠殺嗎?天啊!本以為受過苦的人可以感受別人的苦難,沒想到卻用相同的方法對待另一群無辜的人民,還講得這樣義正言辭,這真是20世紀講理的社會嗎?這整個閱讀過程其實是很難過的,即使現在在寫這些文字,回憶那時看到的內容,就是一整個沉重。

分享作者寫下的心情:「《最後一片天空之後》(After the Last Sky) (本中文書名為:《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是一部流寓者之書,寫於一九八O年代中葉,是我站在巴勒斯坦地區遠距離外主觀詮解巴勒斯坦人面貌的一個嘗試。我是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隨父母永遠遷出耶路撒冷,當時我十二歲,還是個多少受到大人保護的懵懂小孩。到一九四八年仲春,我的整個家族連同其他近一百萬巴勒斯坦人 被趕出巴勒斯坦。這場不折不扣的「浩劫」(nakba)揭開了我們社會毀滅和民族流散的序幕,其發生的時間跟以色列的立國完全一致。」

年歲漸長,認識的地方更多、更廣,我當然知道不公平存在於各地,相信作者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到底這樣不斷地發聲能夠有多少的效果呢?薩依德2003年因為癌症過世,巴勒斯坦的處境,卻還沒有改變,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仍然被壓縮。去年(2009)年初以色列仍以優勢的軍力空襲迦薩,試圖壓制巴人的反抗,造成近四百人死亡。多少的巴勒斯坦人在流亡著,甚至那些留在自己家園的人,也一樣是流離的心情啊!

但難道因為困難就什麼都不做?大家說不可能就放棄了?自己的心永遠督促你去做,否則絕不平息。這作品就是薩依德和攝影師摩爾檢視今時今日,何為巴勒斯坦人。雖然報紙沒有一天不多多少少的提到巴勒斯坦人,然而,縱使有那麼多關於他們的書寫,世人卻仍然對他們了解不多,而且幾乎是不為人知。或是被描繪為兇殘的恐怖分子,或是被描繪為可憐的難民,巴勒斯坦人成了這些意象的囚徒。

其實我完全不知道獲得一個比較平等的對待這條路要走多久?現在到底走那個階段我還是不了解,但在作者這個巴勒斯坦人來看,他覺得影一種新的巴勒斯坦人身分認同正在形成,這種身分認同不是奠基於流離四散和受害意識,而是奠基於希望、堅持和覺醒中的共同體意識。有份希望也許那也是讓他們可以面對生活的勇氣吧!

這些年來我全然不懂戰爭的意義,我也不能理解人類為什麼得壓制其他人,這樣證明了什麼呢?

另一個觀點去看迦薩走廊的社會,他絕對有他自己偏頗之處,卻也些事實地呈現,更多元去看問題,它提供了非主流傳播的一扇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