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3, 2007

肯納園,花蓮

離開光復糖廠,時間還早,我們可以到瑞穗之後北返,就繼續往南走,也準備就去鄉公所蓋紀念章 & 借用洗手間而已了。畢竟她們倆沒有想泡溫泉,少了去找洗溫泉的地方的意願了。

基本上鳳林鄉公所的”冷”還是少數,我們一路碰到都是很棒的人,這也是我這麼愛這地方的緣故。往北走了,想說回去路上去東華大學走走,他們倆沒進去過,另外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在東華大學任教,雖然多年沒聯絡,但就因此覺得有點親,該去看看吧!

途中看到”理想大地”的招牌,就進去晃了一圈。然後又在途中看到”肯納園”的招牌,GRACE跟我們說了他看到”肯納園”的故事,我們就想轉進去看看吧!若有賣咖啡,我們也可以有一點點貢獻。以下說的是”肯納園”的故事。

肯納園位於花蓮壽豐鄉的豐田社區,這是一群成年肯納症者(俗稱自閉症)的家。這個家,由四個深愛孩子的媽媽親手打造,她們只是平凡的母親,卻勇於編織不平凡的夢想--希望創造一個肯納家園,讓孩子可以安心生活、愉快工作、學習自立,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孩子仍可有尊嚴地終老一生。
  過去二十多年來,這四個媽媽為孩子付出了無數心力,從台大兒童中心的早療課程、小學的麻煩不斷、中學的啟智班教育,到各種職業訓練、庇護工廠實習,她們一路陪著孩子尋找各種成長機會,卻因肯納兒天生的溝通障礙而經常碰壁。而今,孩子們已成年,卻無處可去,她們決定共同攜手,出錢出力,打造一座針對肯納兒設計的永久家園。
  肯納園的故事要從吉爾媽說起。十年前,當她發現自己得了癌症,第一個念頭是:「萬一我走了,小吉爾怎麼辦?」她勇敢走過抗癌過程,卻一直牽掛著吉爾的未來。後來,她遇見俊余媽、小異媽及翰媽,四個媽媽決定一起到花蓮買地、蓋房子,花了三年時間,肯納園誕生了。
  肯納園不只是四個孩子的家,更是肯納家庭聚集的溫暖祖厝,每次的營隊活動總是無比熱鬧,大大小小的肯納之子在遊戲中學習,騎單車、畫畫、學手工藝、洗衣、切菜、做糕點、掃地、鋤草、練習客房服務,偶爾還有戶外教學,採水果、參加豐年祭、跟社區裡的學校和文史工作室交流。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用自己方式表達內心感受,有時高興地大叫、有時掩耳找個角落發呆、有時咿呀唱著卡拉OK、有時自言自語、揮手比來比去。這兒沒有異樣的眼光,孩子們被友善和理解的力量圍繞,父母們也在這裡找到喘息的空間和互相鼓勵的勇氣。
  《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記錄了四位媽媽和資深治療師詹和悅攜手築夢的動人歷程。「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但不表示他們沒有幸福的權利!」這是肯納園堅持的信念,它結合了教育、醫療、職業訓練、生活養護和社會福利的多元模式,為許多肯納家庭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但願,未來會有更多肯納園出現,透過父母和社會的力量共同灌溉,讓它長成濃蔭的大樹,幫助更多肯納孩子學習自立、快樂生活。

不過我們進去發現今天他們沒開店,不過我會記得這個故事,下次去花蓮也希望能夠跟這些偉大的媽媽和小孩子們有一些互動,自己能有一份小小的”貢獻”吧!而大家若有去花蓮也許可以繞過去,可能就是給媽媽們打氣,他們該會感到很溫暖的。

進入東華大學,就是休閒漫步,我也喜歡在東華湖旁發呆。雖然偶遇同學的機會幾近零,但人生”誰知道”呢?反正也沒期望啦!因為還約了另一同學也許今晚跟我們一起住宿,所以先和同學聯絡,他因為明早學校有事,所以我們就跟她約一起吃晚餐就好,而我們到吉安鄉跟他會合,不需要他到鯉魚潭了。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很感人的故事
給這些受病痛苦難孩子一支釣竿學習謀生
真的是更睿智的人生觀

Unknown said...

真感人!ruth知道肯那的原文嗎?我很想知道

Ruth said...

肯納就是提出這病症醫生的姓 (Kanner)
他們希望證明為肯納症而非現在大家所說的"自閉症"。許多人將自閉症誤解為患者自我封閉,其實這是大腦功能障礙造成的情緒及溝通障礙疾病。
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就是他們出版的一本書。有興趣大家可以找來看

Anonymous said...

那些人時在都太偉大了!!!!
如果大家都這樣,世界一定會更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