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5, 2024

滯留生 The Holdovers

2-3月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前的電影旺季。雖然已經沒有過往密集看電影,但在這季節也不能免俗地趕一下熱潮,多看一些電影。

原本以為就是這個怪異老師和一群沒辦法過節學生的互動,沒想到還來個轉折,出現一個聖誕節奇蹟,一個富豪父親開著直升機來把大部分學生帶走,最後他就只要監管一名學生。雖然我原本還蠻期待這有韓裔學生、有大富豪兒子,更多元的組合,可能造成的狀況愈多,好像也很有趣。不過後來聚焦在老師保羅漢納姆、學生安格斯塔利和主廚瑪莉蘭姆,好像更能夠看到他們深刻地互動。

三個人心裡有各自的傷,也用自己的方式面對傷痛,甚至不允許其他人來觸動他的傷,製造一個自己的『空間』。而這樣的「滯留」創造了一個環境,讓這三個人不得不去理解彼此的過去,或者是現在的處境。理解所帶來的,是更多的「諒解」。保羅開始看見眼前這個桀傲不遜的學生,其實受到原生家庭很大的影響,他很孤獨,同時也充滿憤怒。

安格斯也看見保羅的孤獨,他曾經有機會談一場戀愛甚至成家,可是他的性格,包括先天性的疾病使他身上始終帶著一種難聞的氣味,讓他自卑到寧可孤身一人與艱澀的學問作伴,也不與人交流;而喪子的瑪莉,她內心的創傷難癒,這兩個人雖然都不是度過佳節的最好夥伴,卻也為其排解了心裡的愁煩。

三個人中,我們會看見改變最大的是保羅,因為這麼多年來,他都只是在「教室」接觸學生,他看見的學生,是課堂的表現,是考卷上做錯的題目,是成績單上難看的評分,然而,幾天的相處,他放下心裡頭很多『規矩』、『標準』,讓自己的眼睛打開,看見安格斯的天賦,他聰明、機智、正直,重要的是,他富有同理,同時也善感。

《滯留生》整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大家把自己內心的高牆一點一點拆除,怎麼把生命的繭一點一點解開的過程。改變,才是生命裡最美好的禮物,接受改變,讓生命有更多的可能。看起來好像不得不的犧牲讓安格斯可以繼續留在學校,卻更大的可能是他自己有勇氣去面對更寬廣生活的挑戰。


Tuesday, March 05, 2024

可憐的東西 Poor Things

有趣的主題,許多過去的文學作品裡的天馬行空,然後再影像世界裡展現,然後慢慢演進,誰也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也可以呈現。只是現在我們享受這樣的奇怪詭譎,帶有一點百年孤寂那樣的魔幻寫實,卻又是創意前衛,我們跟著「貝拉」在電影裡走一段神奇之旅。

《可憐的東西 Poor Things》故事背景為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逃避丈夫虐待卻不幸身亡的女子貝拉,被科學家植入他胎中嬰兒的腦袋成功復活,心智就是孩童階段,也就跟著暱稱「上帝」的科學家生活,展現對未知世界充滿渴望;隨著她與放蕩律師私奔,她踏上挖掘自我的冒險,一種純然天真認知的面對性和性別的概念。正如飾演貝拉的艾瑪史東在接受 BBC Radio 4 電台採訪說道:「貝拉是完全自由的。她並不為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甚至不知道如何為這些事情感到害羞或需要隱藏,也無法不沉浸在這個完整的的體驗當中。」

只是我們這大多數人都被社會化了,看著貝拉對這世界最初的體驗,是最原始的感官與歡愉,我們卻沒辦法像她這樣坦然面對最自然的感官感受,而且我們看到「性慾」和「金錢」也束縛不了她;當她學會了閱讀、學會了思考,反到是身邊的男人們阻礙了她的成長與自由。所以看到她那律師情人原本害怕貝拉愛上他纏著他不放,而後卻是他不願給貝拉自由。另一個他名義上的丈夫更是恐怖控制慾的男人,我們終於理解女主角為什麼要自殺了。

貝拉被她內心深處的感受所驅使,並且理所當然地想要追求這些慾望。她想要性、想要男人、想要跳舞、想要吃很多很多的蛋塔、她也想要與哲學邂逅......而她的道路,其實就是真正的自決與自我賦權的展現。

雖然說這電影本就是要用這些奇特人性展現來凸顯「貝拉」的特別之處。她用好奇的態度看待世界,進而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娛樂效果與全新的觀點,其實就是社會化後的我們給自己很多枷鎖,限制了自己,我們羨慕貝拉做自己、享受生活的樂趣,卻沒有認真面對自己希望的人生是怎樣?當然電影《可憐的東西》的劇情是極其荒謬的,但它同時也趣味橫生,畢竟就是讓想像力恣意飛行。在荒唐的美學和古怪的配樂之中,貝拉帶領著我們經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冒險,最終帶著韻味由長的反思與感觸離開影院,繼續探索生命中自我的可能。


Tuesday, February 27, 2024

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

自從疫情開始沒有固定去電影院的行程,每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也沒要求自己都去看,而是剛好有時間,好像也有點興趣,那就去享受一下大螢幕、看一段別人的故事。

我本來在想說,一場審判到底可以怎樣精彩值得我在電影院裡坐上150多分鐘呢?而這樣的審判怎會有這樣高的評價呢?我們以為整部電影是在尋找真相,可以找到山謬死亡的真正原因。自殺OR他殺?但這整個觀影過程就是讓我們不斷思考我們以為的「事實」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要看我們從何剖析,如何去解讀。而我們以為的殺人動機,在婚姻/關係中日常,是否是我們旁觀者可以正確解讀的?

電影中Sandra和他的律師Vincent討論著開庭辯論的策略,她直覺律師對她的不信任,說著「我沒有殺他」,律師回覆「這不是重點」。這段對話組成本片核心,讓我在這2個多小時裡不斷想著:當許多人都認為你有罪時,所有生活上的一切,夫妻間各式對話都會導引至是你的犯罪動機,你的一些不好的言行舉止,就再度放大到你這人就是「不好」、「有問題」…在一次次庭審攻防中,真相早已不是重點,我們看到多少人在對事實的想像中,選擇相信的版本。我們普遍認定客觀中立的代表──法律,在一次次的庭審中我更加懷疑,究竟所謂的「客觀中立」是否真實存在?而若是順著情勢這樣走下去,我其實對判決結果感到膽戰心驚的,也是我很強烈感受到「判決」的嚴重性,感受到「廢死聯盟」它們推動這行動的迫切感。我們自以為的公平正義,卻可能無辜剝奪一個人的人生,我們怎可以這樣自以為是「上帝」啊!

當然還有更深刻地藉由這起墜樓事件剖析緣由,攤開伴侶關係也審視婚姻。看著Sandra在法庭上描繪著這段婚姻的種種,可以感受到他面對那不斷質疑的言語和眼光,明明是每一段婚姻/關係中的爭執、溝通,但在法庭中就「很有可能」、「應該」是Sandra犯罪的動機。但我們不是當事者,我們可以了解他們夫妻關係的變化?對Sandra而言,一場爭吵就只是一場爭吵,她堅持那只是漫長夫妻關係中的一個小波折,她仍然深愛Samuel,只是Samuel似乎已經不相信這一點。若不是這命案發生,這樣夫妻間的爭吵我們真的會那麼當一回事嗎?

到最後那判決好像也就這樣了!身為觀眾的我也沒覺得有一個真的「真相」。但正如女主角在打贏官司後所說的──「如果你贏了,你就期望能得到什麼,但我現在什麼也沒得到,一切就這麼結束了。」但我其實會覺得這樣一年多的審判過程就像又讓女主角過了另一個的「一輩子」。


Monday, August 21, 2023

之前的我們 Past Lives


其實我在看這電影時會問自己「會想要跟24年沒見的青梅竹馬的異性友人碰面嗎?」說真的,我在電影裡看到許多場景若是我個人我會覺得很尷尬,這樣碰面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許對我來說比較理想的狀況是一大群老朋友一起見面,而不是這樣單獨的會面。當然他們兩某些時候確實也有自在話家常,一起分享分開這24年的一些點滴,但卻有許多片刻是因為有所顧忌,好像要小心拿捏分寸,怕不小心”交淺言深” ,那樣的空白片段對我來說會有點尷尬。

原本以為諾拉與海聖是在24年後相遇,而其實他們在分開12年時在網路上找到彼此,曾經短暫上恢復聯繫,延續著小時候那樣若有似無的曖昧。只是這樣的曖昧因為距離的相隔,更多摸不著的不確定性畫下句點。那時諾拉跟海勝說我們不要再聯絡了!那說分手也不是,畢竟他們也沒真正交往過啊!

生命又再度交錯向前,有著各自的人生方向,諾拉在文學之家認識了未來的老公,兩人在紐約生活著。海聖依據著韓國社會的標準這樣在職場努力著,只是在和女友分手時,想到紐約拜訪諾拉,似乎是讓自己多年懸宕的問題去尋找一個答案。

我們總會想著若可以回到某個時間點,是否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但這樣的假說都只是個遐想,說真的不太有意義。人生就是一條單行道,很多事情走過就是走過了,就該大步向前,想著那些假設其實只是讓自己陷入某個泫渦,替自己的人生找藉口罷了!

影片導入了一個美麗的概念—「因緣」,將故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因緣是一種概念,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每一次相遇,無論是與街上擦身而過的陌生人,還是彼此許下承諾的愛情關係,都是來自我們前世的宿命。我們看到諾拉跟她老公第一次碰面時談論到這個,似乎是”因緣”牽連著他們兩。而最後海聖跟諾拉在紐約碰面時也談到這,似乎是讓他們倆(更多是海聖)放下這緣分更多的期望。正如諾拉最後說的在12歲時她確實是在他身邊,那時的感情也是真的,但他們的緣分沒有更多成長,只是停在12歲那一年。

剛開始還覺得他們倆是否會有什麼可能的發展?正如片頭開始在酒吧裡旁人的猜測,那三人是什麼樣的關係?但在諾拉跟老公聊天說著那一天和海聖相處的狀況,描繪海聖這個人,其實他們倆的人生早就愈走愈遠,只是心中覺得還是有一份連結。但其實也沒那麼多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卻走不到一起這件事。人生終究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每個問號不過都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個逗號或者是頓號。


Tuesday, August 08, 2023

生日碎碎唸

終於等到可以出國門的日子,找個時間回到泰北見見老朋友,探訪一直想去的素可泰,走走一些回憶中美好的景點,也讓自己去探險發現一些新地方,也讓自己在清邁生活著,好像日子可以慢慢回到以前的樣貌。


也因為開了國門,好像我可以比較自在地島內漫遊,而不會陷入那種人擠人的焦慮中。


當然也讓自己慢慢走出去看看南部周遭的日常,是該花時間更加了解這周遭的土地樣貌和生活,這該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吧!

更多宅在家的時間,閱讀就成了日常,也是我最大的生活樂趣,雖然面對眼睛老化的事實,我的閱讀速度是慢上不少,但是總可以每年發現好多感人的生命故事,面對另外一個角落世界崩壞的事實,總可以看到一些希望。


生涯的轉換,家庭責任的轉換,都是另一種生命探索。這一條人生道路沒有回頭路,就是不斷去嘗試、去體驗、品嘗每一段的生活美好。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

每年給自己一點時間回顧這一年走過的片段,就是一個生活的檢視和紀錄吧!



Wednesday, August 02, 2023

永遠的好麻吉Dostojee

好吧!只要看到印度電影就會吸引到我,況且八月生日月,可以買一送一,就是可以好好享受一下。

看到這樣小的年紀就得面對不得不的分離,其實是有點不解為什麼一定要有這樣一段?故事不能有不同的發展來展現這樣宗教對立VS真正情誼?但也許就是導演個人生命故事裡的一段。普拉松導演動盪漂流的個人經歷,身為難民的家庭背景、失去親密摯友的痛苦。在宗教分歧的社會背景下,他卻從未在父母親身上看見仇恨。曾在印度東部各邦的偏遠村莊生活了十多年的普拉松,深感印度社會正在被歧視性的宗教政治破壞,看見世界被受宗教兩極分化威脅,人們相互毀謗,充滿仇恨,好似宗教正在成為一個人的唯一身份,期望透過《永遠的好麻吉》兩個小男孩天真的視角來捕捉這件事。

故事背景發生在90年代初的印度,當時正面臨巴布爾清真寺被毀事件,宗教衝突從印度擴散到整個南亞地區,電影拍攝取景於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的一個偏遠村莊,毗鄰印孟邊境。這是一個屬於相互敵對宗教團體的兩個小男孩間,最天真的友誼,卻終將分離的故事。

這跟寶萊塢那樣大場面的歌舞很不同,很簡單的場景,可能是50年前的台灣鄉下狀態,藉著兩個小男孩帕拉和薩菲,一牆之隔的兩人卻在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與家庭背景下成長著,他們是從小玩到大的鄰居兼超級好朋友,他們彼此稱呼為對方「麻吉」,就算不斷被大人反對來往也無法阻止兩人的真摯情誼,他們純真的笑語在綠野、河流和綿延的稻田迴響,陽光下的他們一起創造了屬於他們珍貴的記憶。

我們在電影裡看到小孩子的純真,那些宗教儀式其實小孩子都接受,他們可以享受。薩非跟著帕拉去看印度教的民俗演出(就像我們廟前的歌仔戲) ,他們一起笑著。帕拉也參與薩非他們的開齋節,對於宗教信仰一些限制、禁忌其實都是人們給的,我們在自己的生活裡給自己太多框框,硬要其他們接受。接受每個人都有不同給予尊重,是否這世界的紛爭可以少上很多?


Wednesday, July 26, 2023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基本上只要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影片我想都值得我去電影院,這一次我有認真記得上映的時間。二次大戰人物「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傳記故事,描述奧本海默如何研發原子彈。

電影根據榮獲普立茲獎的《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一書內容改編。

當年美國沒有參戰,關注的是納粹橫掃歐洲的狀態,如果納粹搶先一步發明原子彈,後過不堪設想,於是奧本海默提議召集所有美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和人才,設立一座秘密實驗室並打造一個城鎮讓家屬一起陪同,傾全力要完成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但也在希特勒死亡,德國投降之後,這群科學家開始思考是否要繼續這個計畫,卻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日本不願投降,讓原子彈的試爆計畫在波茨坦會議前,希望這可以為二戰畫下句點,可以減少因為戰爭的傷亡人數。但在2023的今天我們來看過去的行動,若我們可以知道兩顆原子彈對日本人民的傷害,我們以為可以為人類帶來的和平卻是這樣的結果,這真的是個正確的決定嗎?

當然這也影響到他之後對”氫彈”計畫的反對。也想到了諾貝爾火藥發明造就的矛盾心情。後來的在麥卡錫年代,被一位美國議員指控他是蘇聯間諜,並於1954年4月,被當年的原子能委員會,撤銷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證,這一決定,等於阻卻奧本海默接觸美國政府有關原子能方面的秘密,也意味著,他的職業生涯蒙羞而終。

曼哈頓計畫真的是天才科學家的大集合。這一群人有18人獲得諾貝爾獎,雖然奧本海默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得3次提名,卻沒有獲獎。而電影裡有一小段來展現他的語言天分,我們在電影裡看到荷蘭語和梵文,而他是個精通七種語言的科學家。

對於原子彈的矛盾,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他在旁白中講到:「人們不會感到恐懼,直到使用它」、「我不知道我們是否可以信任這樣的武器,但我們別無選擇」、「有人會願意說出這裡發生的真相嗎」,表達了發明原子彈這般強大武器的同時,卻又陷入道德掙扎的困境。